写字楼玻璃映出林霄挺括的身影,一身西装是从父亲旧衣柜里翻出来的。
他盯着前台 “华域贸易有限公司” 的营业执照,指尖摩挲着刚刻好的名片,烫金头衔下,是把黑金卡卖掉换来的 1000 万启动资金。
“林总,这是和网红机构的合作合同。” 助理小周递来文件。
林霄扫过合同里 “100 万坑位费 + 30% 佣金” 的条款,没有多想便大笔一挥签了字,并盖了公章。
他想起上周在夜店遇见的网红主播,对方搂着他脖子说:“霄哥的货我来带,分分钟卖爆。”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在直播间喊着 “宝宝们冲” 的顶流网红,带货时根本没看过产品质检报告。
与网红机构的合作还没有进行多久,第一单爆雷来得比他发朋友圈庆祝公司成立还快。
华域贸易销售的实木餐桌甲醛超标,评论区里消费者晒出孩子过敏的照片。
林霄冲进仓库时,才发现所谓 “意大利顶级板材” 不过是贴了英文标签的国内次品。
那个拍着胸脯说 “和老林总合作过十年” 的供应商,原来在父亲破产后就换了套路,专坑急于翻身的落难公子。
为了摆平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林霄又是赔偿,又是花钱公关,前前后后导致公司亏损了 100 万。
在公司经营半年后,资金链又出了问题。
他以为租下高级写字楼,雇二十几个西装革履的员工就能撑起场面。
却没算过每月 15 万的房租水电、35 万的人力成本,加上进货、存储等费用,才不过半年时间,账户余额像漏了底的泳池般迅速干涸。
“霄哥,银行说咱们的贷款申请被拒了。” 小周抱着账本哭丧着脸。
林霄盯着电脑里的财务报表,亏损数字像父亲鬓角的白发般刺眼。
深夜,他蹲在公司天台抽烟,手机屏保还是半年前在三亚的游艇派对。
海风送来远处的霓虹,映得他西装上的褶皱格外清晰。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是父亲发来的银行转账通知 150 万,附言 “学区房抵押款,省着用” 。
他突然想起初中时摔碎父亲的紫砂壶,父亲说:“物件碎了能赔,人心碎了难补。”
而此刻他觉得,自己正在亲手碾碎父亲最后一点体面。
又是几个月过去,林霄扛不住资金压力,终于被迫裁员,期间也花了几十万遣散费,公司账上的资金已经不足 100 万。
转机出现在一次展会上。
他盯着隔壁展位的智能仓储系统,屏幕上跳动的物流数据,让他想起陈默在国际贸易课上的发言,那个总被他嘲笑 “穿得像农民工” 的同学。
他曾说:“过度依赖海外供应链就像把鸡蛋放在别人的篮子里。”
当时林霄不以为意,觉得一位穷酸大学生而已,能有什么见识。
可现在,他手里却拿着一张名片,上面写着 “极客供应链创始人:陈默” 。
他盯着名片上的信息,突然发现对方的创业日期,正是自己在酒吧开香槟庆祝生日的那天。
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有人在他看不见的角落,早就用代码和数据搭建起商业的地基,而自己还在云端堆砌着华丽的泡沫。
第二天,他穿着西装站在极客供应链的小办公室里,看着陈默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物流流程图。
“你进口的板材比行业底价高了 45%,运输损耗 12%” 陈默的笔尖敲着国产板材四个字,“为什么不试试河北的环保板材?价格只有进口的一半,检测标准比欧盟还严。”
林霄盯着对方磨破的袖口,突然想起父亲抵押的学区房,那套他从小住到大的别墅,还有地下室堆着的限量版模型。
原来商业智慧,不在红酒杯里,而在这些沾满马克笔渍的白板上,在他曾不屑一顾的 “穷学生” 电脑里。
离开时,林霄忍不住说道:“你来我的公司吧,我把股份让给你。”
陈默诧异的看着他,林霄也意识到问题,自嘲笑了笑:“哦对,你的公司现在比我强多了,不好意思,我还把自己当成林少呢。”
陈默并不在意,反而塞给他一本《国内供应链白皮书》,封面上贴着张便利贴 “把利润从每一个小角落里抠出来”。
夜色中,整栋写字楼的灯光次第熄灭,只有一扇窗户的灯还亮着。
林霄独自坐在办公桌前,翻开陈默送的那本书。
此刻他才明白,创业不是重启人生的钥匙,而是让他走进现实的考场。
在这里,没有富二代的光环,没有黑金卡的 VIP 待遇,只有真刀真枪的厮杀,和每一个选择背后,必须独自承担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