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编不得不承认,ChatGPT在某些时候是真的好用!(当然是通过国内网站合法登录的)
比如写日报、工作小结、新一年度未来展望......总之在写那些当领导之前不愿意写、当了领导之后要求别人写的报告时,如果给ChatGPT评分(1、非常满意;2、很满意;3、较满意;4、一般满意),那一定是疯狂扣1。
关于电脑能否代替人工的讨论已持续许久,ChatGPT作为一款现象级产品是否又能代替律师呢?
ChatGPT的回答依赖数据源。
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时,通常会法条检索的方式自行分析,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寻找解决方案。上述行为基本涵盖了ChatGPT的数据源,所以某种程度上,当事人自己就干了ChatGPT的活。
然法条和搜索引擎的辅佐是无法适应案件多样性的特点的,当事人依然需要律师或其它专业的法律从业人员为其解答。
拿最简单的诉讼时效举例,《民法典》规定了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那我们该如何认定“提出要求”呢。比如通过发送信件的方式催促还款,那我们可以理解为债权人提出要求,可以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但如果债务人拒收应该怎么判断呢?亦或是快递员把信件搞丢了故意将信件签收,而债务人不知情该如何认定?再或是债务人更换了住址,债权人仍按旧地址发送邮件时该如何认定呢?
不妨将D : D=A+B+C理解为法条的一般结构,如果问ChatGPT怎么定义D,它一定能精准地把ABC三个条件罗列出来。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ABC通常会以其它形式展现出来。真正重要的也并不是D=A+B+C,而是哪些是A、B、C,当出现哪些情况时就不算是满足A、B、C了,规则之外ChatGPT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回答常给人以空洞的感觉。更别说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ChatGPT能像优秀律师一样进行案件创新了。
法律服务具有属人性。
当事人选择律师,看重的不只是律师的专业性,还有他/她所带来的情感价值。我们会选择把婴孩交给慈祥的老奶奶照顾,而不是给一台聪明的机器。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在于情感,我们可以和机器下围棋,可以让机器给我们榨果汁,但那些难言之隐我们无法跟机器讲,也得不到机器的共情。
从现有技术看,不仅仅是法律绝大多数行业都不会被ChatGPT替代,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替代。这个观点可能让人觉得过于唯心主义,但小编认为世界是充满了无序性的,很难通过一套算法公式彻底诠释。
更多阅读:普通人如何判断律师是否靠谱?https://www.mscye.com/newsdetail/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