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资讯>创业故事>别人眼中的“创业神话”,背后藏着多少辛酸泪(第四章)

别人眼中的“创业神话”,背后藏着多少辛酸泪(第四章)

发表时间:2025-09-29 09:38:28 浏览:404

暴雨像无数根银针,扎在城市的每一寸皮肤里。

李小天坐在空旷的办公室里,窗外的霓虹灯在雨幕里晕开一片片模糊的光斑,像极了他此刻混乱的心绪。

桌上放着一份文件,牛皮纸封面被雨水打湿了一角,印着“收购意向书”五个字。

旁边是一叠竞品分析报告,最上面那本摊开着,是“星途科技”最新发布的“极光”系统的测评。

星途科技,这个名字像一根毒刺,扎在李小天心里快半年了。

半年前,“启程Pro”上线的时候,他也曾以为这会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那套基于深度学习的个性化推荐算法,是他带着陈默、林薇,还有另外两个程序员熬了整整八个月才打磨出来的。

上线前夜,陈默拍着胸脯说:“小天,这次绝对不一样,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推荐什么’,是‘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可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巴掌。

“启程Pro”确实因为算法的创新,在上线初期收获了一小波科技圈的关注。

媒体标题写着“AI推荐的新革命”,但流量就像沙滩上的水,来得快去得更快。

用户注册量涨得慢,留存率更是惨不忍睹,大部分人说:“新奇是新奇,但用久了总觉得东西都差不多。”

更致命的是星途科技。

他们是怎么知道“启程Pro”的核心算法的?李小天到现在都没查清。

只记得半年前隐约听说,星途科技挖走了他们公司的一个实习生,用高薪套走了早期的测试数据和部分代码框架。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星途的产品已经悄无声息地上线了,虽然功能简单,但推荐逻辑和“启程Pro”惊人地相似。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陈默的离开。

三天前,陈默收拾东西走出办公室时,李小天拦住他,声音都在抖:“陈默,你真要走?公司现在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

陈默低着头,回答道:“我……我需要钱。”他声音很轻,“我妈病了,要做手术。”

李小天呆呆地看着沉默离开的背影,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早期创业的伙伴只剩下他和林薇了。

李小天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里只剩下疲惫的绝望。

他拿起桌上的收购意向书,那是星途科技的法务昨天送来的,最后写了个数字,比他们最初设想的天使轮融资额还低一半。

“低价出售……”他喃喃自语,指尖拂过收购意向书,像在抚摸自己破碎的梦想。

窗外的雨势更大了,敲打在玻璃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雨水模糊了城市的轮廓,那些曾经和伙伴们一起规划的蓝图,此刻像被雨水泡过的纸,皱巴巴地摊在记忆里。

他曾在深夜对着财经新闻幻想,想象着敲钟的那一刻,想象着办公室里传出的欢呼声,想象着伙伴们拿着期权,眼睛里闪着光。

可现在,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烦躁地抓起那叠竞品分析报告,随手翻着。

星途科技的“极光”系统测评,他已经看过无数遍了,界面简洁,操作流畅,推荐算法似乎比“启程Pro”更懂用户,用户活跃度也超过了“启程Pro”。

他的手指停在报告的“推荐算法逻辑”章节。

星途的算法说明里写着:“基于用户近期行为数据,实时生成个性化推荐列表,缩短用户决策路径,提升使用效率。”

近期行为数据……实时生成……

一个模糊的念头突然钻进脑海,像雨后破土的嫩芽。

陈默曾经说过,他最担心的就是“算法的短视”。

如果只盯着最近几次点击,用户会被困在信息茧房里,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无聊。

我们要做的是在“用户已知兴趣”和“未知领域”之间找平衡,比如用户刚看了一篇科技新闻,我们可以推荐相关的深度分析,也可以推荐一篇娱乐八卦,或者一个科技小知识,让他看到更多可能性。

而星途的“极光”系统……他们的算法,是不是只做了“最近行为”的推荐?

李小天猛地坐直身体,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紧了,跳得飞快。

他一把抓过报告,翻到“极光”用户反馈章节,目光快速划过密密麻麻的文字。

“推荐太单一了,我昨天刚看完科技,今天全是科技,烦了……”

“刷了半小时,全是重复的内容,感觉像在看广告……”

“用了一周,卸载了,太无聊了,根本没有惊喜……”

原来如此!

他一直以为星途的“成功”是因为技术领先,却从未想过,他们只是用“短视的算法”暂时留住了用户。

而这个致命的缺陷,正在让他们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林薇的电话:“林薇,你现在在哪?快回来!我们可能有救了!”

窗外的雨还在下,但李小天觉得,这场雨好像洗去了所有的阴霾。

“启程Pro”的算法,还有机会,他们的路,还没走完。

而那个偷走技术的竞争对手,即将为他们的“短视”付出代价。

关键词: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