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发票对企业的影响极为严重,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律责任层面
税务机关会坚决没收企业因虚开发票所得的违法收益。
倘若虚开金额达到 1 万元及以上,将并处以 5 万元至 50 万元不等的罚款。
情节严重时,企业的发票种类还有可能被吊销。
例如,部分企业由于虚开发票而被税务机关施以高额罚款,这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此外,虚开发票行为极有可能触犯刑法。
依据《刑法》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经济损失层面
虚开发票会致使企业纳税申报出现虚假情况。
一旦被查处,企业不仅需要补缴因虚开发票而少缴的税款,还得缴纳滞纳金。
滞纳金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长期积累下来,数额不容小觑,会进一步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而且,虚开发票的行为一旦曝光,企业的商业信誉将遭受重创。
合作伙伴可能会果断终止合作,客户也极有可能流失,从而导致企业的业务量大幅下滑。
例如,一些企业在虚开发票的丑闻被曝光后,原有客户纷纷取消订单,转而投向其他信誉良好的企业寻求合作。
同时,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会被降为 D 级。
纳税信用等级是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信用情况的综合评定,D 级为最低等级。
被评为 D 级后,企业在发票申领、出口退税等方面都会受到诸多限制,比如发票领用数量和金额受限、出口退税申请被拒绝等。
三、经营受限层面
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时,会着重参考企业的信用状况。
虚开发票的企业信用受损,金融机构可能拒绝为其提供贷款,或者提高贷款门槛,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难度。
在众多招投标项目中,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关键考量因素之一。
虚开发票的企业很可能会被禁止参与政府项目的招投标,从而失去获取大型项目的宝贵机会。
此外,企业在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参与政府采购、进行工程招投标、获得荣誉、申请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以及资质审核等方面,都可能受到限制或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