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日常在社交平台聊天的时候有没有使用过表情符号呢?相信在聊天的时候使用表情符号应该是很多人都做过的事情吧。
因为有时候通过文字表达的情绪是很生硬的,这个时候就会在聊天话语中加上一个表情符号,既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又可以让聊天氛围变得更好,所以表情符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对是经常出现的存在。
就在最近,一则“表情符号可作为证据”的资讯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大家的热议。大家都觉得自己经常会在聊天交流中使用表情符号,如果说表情符号可以作为证据,那么是否对众多的表情符号制定了明确的规定,比如每个表情符号代表的含义是什么?每个表情符号表达出的情绪是好还是坏?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答的。
所以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随手打出的一个表情符号极有可能就会成为法院审判的依据,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其中2018年8件、2019年23件、2020年66件、2021年61件,增幅明显。
对于表情符号可以作为证据这件事各个地区的法院的标准都不一样,像之前就有关于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例:一则民间借贷案件,债权方给债务方发微信,内容就是关于借贷的明细,债务方收到之后就回了一个ok的手势,之后债务方以债权方没有说明借贷明细为由拒绝还钱,债权方就将其告上了法院。
债权方向法院提供的证据中就有OK的表情符号这一证据,债权方认为自己已经将借贷明细发给了债务方,债务方也发了ok符号,表示他是知情的。而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这一表情符号并不能证明债务方对债务的认可,于是驳回。
以上就是表情符号含义不明产生的后果,实际上表情符号还有表达情绪激进的风险。之前也有相关案例:一则人格纠纷案例中,因为被告在聊天时发送了一个炸弹的表情符号,原告认为这一表情符号是威胁的意思,于是提起诉讼。
所以不难看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电子证据越来越重要,而表情符号作为电子化的产物从而成为法律证据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这也提醒了我们,在涉及利益关系的日常对话中,能用文字表述的最好使用文字,因为各个法院对于表情符号的定义并不相同,所以使用表情符号确实存在含义不清的风险。
更多阅读:宝洁发布侮辱女性的广告,被罚70万!https://www.mscye.com/newsdetail/1409